夏宏;谢国荣;毛怡心;李进;黄静;孙惠惠;李霞;何磊;唐宋;目的 分析儿童艰难拟梭菌(CD)定植的危险因素及艰难拟梭菌相关性腹泻(CDAD)患儿临床特征,为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儿童CDAD的认识,为优化住院患儿分层管理,及CDAD的感染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。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CD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,设为CD阳性组,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为CD阴性组,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CD定植的危险因素;对比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测指标,分析CDAD临床表现。结果 将患儿分为CDAD组(n=60)及CD定植组(n=60),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,入院前3个月内住院史(OR=2.13,P=0.021)、入院前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史(OR=1.87,P=0.022)、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史(OR=2.42,P=0.011)是儿童CD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(P<0.05)。CDAD患儿主要携带tcdA+和tcdB+菌株(51/60,85.00%),临床表现主要以急性腹泻(41/60,68.33%)、稀水样便(25/60,41.67%)伴发热(40/60,66.67%)为主。CDAD组C反应蛋白(CRP)、白细胞(WBC)水平高于CD定植组,白蛋白(ALB)、血红蛋白(HB)水平低于CD定植组(P<0.05)。结论 儿童CD定植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前3个月内住院史、入院前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史、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史;在CDAD患儿中,tcdA+tcdB+菌株占主导地位,临床表现以水样便伴发热为主,实验室检查可见CRP、WBC水平升高,ALB、HB水平下降。
2025年05期 v.40 676-68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17K]